随县方言“吃肉呷(gā)鱼”和“吃肉丫鱼”一个意思,《随县乡土成语》一书解释为吃得好,形容生活很奢侈。
“那家人真不会过日子,家里条件一般般,还成天吃肉呷鱼,也不为孩子的将来想一想。”有的人只顾头不顾尾,有一个钱花一个钱,今日有酒今朝醉。人们常说,吃不穷,穿不穷,算计不到一世穷。其实还有一个说法叫,豆腐千张,吃垮家当。虽然说吃喝不是问题,可天天什么事都不做,就是金山银山也会吃垮。
随县人为自己呷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:今着有今着呷,晓得明天早上起来鼻子还在不在出气。因为有一句话叫做“今天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”。
“你以为吃肉呷鱼是好生活吗?没有感情的生活再好的吃食都味同嚼蜡。”是啊,有钱就是任性,想吃么吃么,想喝么喝么。生活好固然重要,可感情好才是真的好。
过去生活条件差,一年到头吃不了几顿好的,更不要说“吃肉呷鱼”了。现在想吃么,只要有钱就行,没有买不到,只有想不到。“吃肉呷鱼”已是一种普通人的生活,有钱人吃的是“土的”农家菜、“洋的”进口食品,想吃几多就行。没钱人只能“三闷时”买点鱼肉呷,还得悠着点儿,不然今天呷了还不晓得几哉再能够饱呷一顿。
只听说“满汉全席”,没看到是什么样的,只好到网上去搜搜,咋一看还是骚奢侈的。网上说,过去在宫廷中最有名也是最奢侈的当属清朝时期的宫廷盛宴“满汉全席”了。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,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,烧烤、火锅、涮涮锅一样不少,扒、炸、炒、熘、烧样样齐备,南菜和北菜各54道,共108道菜肴,有咸有甜,有荤有素,取材广泛,用料精细,山珍海味无所不包。看到皇帝“吃肉呷鱼”,普通老百姓只能是“痰掉水稀”。
其实老百姓“解馋”也有自己的说道:吃肉不如喝汤,喝汤不如闻香。等肉煮好了,味道都在汤里了,汤的味道更浓,不喜欢吃肉,喝点肉汤也许更解馋。一锅肉炖熟了,满屋飘香,闻着这香味,也许不比呷肉差到哪儿去。
老百姓最容易满足,他们不喜欢攀比,也不愿攀比,只要能够过着“有肉呷有汤淘饭”的日子,就心满意足了,不一定非得“吃肉呷鱼”。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,又何尝不可呢?
国人会呷也会做,著名的鲁、川、粤、苏、闽、浙、湘、徽等八大菜系,都是经过多少年多少人摸索总结出来的。当然还有潮州菜、东北菜、本帮菜、赣菜、楚菜、京菜、津菜、冀菜、豫菜、客家菜等菜系,不知费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。“吃肉呷鱼”呷的是特色,是不同的味蕾,让人们在大快朵颐的过程中,体会味道的丰富,生活的美好。
央视二套播出的“老广的味道”“川味”,从中可以领略到不同的味道,老广的“生鲜”,川菜的“麻辣”,不同地域产生出不同的味蕾,几百年几千年的打磨,为的是满足人们生活欲望,不仅要呷得饱,还要呷得好、呷得精。
现在有吃有喝,天天可以“吃肉呷鱼”,天天跟过年一样,可吃出了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胃癌、肝癌等等。好多人已经意识到“吃肉呷鱼”并不是健康人的生活,还是粗茶淡饭为好。管住嘴,迈开腿,注重养生,注重锻炼,有一个好的身体才是王道。
来源:神农文艺 陈福斌